2024中国纺织科技成果对接峰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十大纺织科技”成果发布会举办

时间: 2025-01-05 03:46:30 |   作者: 氨纶纸管

  11月18日,2024中国纺织科技成果对接峰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十大纺织科技”成果发布会在福建泉州晋江成功举办。本次峰会以“智汇纺织·创见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政府、行业协会、科研院校、企业的200余名代表,共同见证了纺织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与创新力量。

  本次峰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通用技术高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指导,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泉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泉州市科学技术局、泉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泉州市商务局、黎明职业大学主办,中纺院海西分院、《纺织科学研究》杂志、黎明职业大学新材料与鞋服工程学院承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全国数字化纺织材料产教融合共同体、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泉州市人才创新共享联盟协办,福建海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晋江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支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以泽,晋江市副市长王也夫,通用技术高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姜俊华,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赵强,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杨金纯,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瀚宇,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毛志平,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处长冯丽,福建省工信厅消费品处副处长余陈荣,泉州市发改委副主任陈招平,泉州市科技局副局长陈君伟,泉州市工信局副局长李丹蓉,陕西科技大学原校长马建中,黎明职业大学校长王锋等领导嘉宾出席了本次会议。

  当前,新技术革命正在重塑纺织服装产业优势和发展边界,“科技+”成为推动行业新旧动能转化的强有力引擎。“中国十大纺织科技”成果发布会作为纺织行业科学技术创新和成果推广的品牌活动,已连续在晋江成功举办八届,在促进行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产业科技应用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非消极作用,促成了40余项科技成果现场签约,对于纺织行业科技成果转化起到了推动作用与示范效应。

  晋江市副市长王也夫在致辞中表示,纺织作为晋江最具特色的主导产业集群,产值超千亿元,在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背景下,市委、市政府立足产业优势,依托中纺院、皮革院等科创平台的创新资源集聚优势,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项目攻关与先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助力晋江纺织产业持续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本届会议通过发布第十一届“中国十大纺织科技”成果、举办对接专场、科技成果主题展等系列活动,从更高层面展示纺织服装科研成果、激发纺织科研创新热情、加强纺织科研交流合作,促进纺织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在致辞中表示,今年的中国十大纺织科技成果展现出以下显著特点:一是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双向引导、深层次地融合;二是绿色制造、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释放发展活力,高性能纤维及先进纺织品成为研发热点;三是跨学科合作趋势明显,多学科团队协作显优势,彰显了行业科学技术创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发展的新态势。“中国十大纺织科技”系列活动推动行业科技成果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走向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完善了行业技术供给、技术需求与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为行业科学技术创新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通用技术高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姜俊华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十大纺织科技”系列活动已在晋江连续举办了八届,不仅展示了我国纺织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更借助这一平台,促进了先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带动了当地乃至整个纺织行业的创新发展,为我国纺织产业高水平发展持续注入新的动力。通用技术新材将积极践行“以科学技术进步和品质服务引领美好生活”的使命,以中纺院为科技支撑,深入推动科研与产业融合发展,持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与各界同仁携手共进,为实现纺织行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

  黎明职业大学校长王锋在致辞中介绍了该学校作为泉州市政府举办的全日制综合性高职院校的近年成就和发展规划,并表示此次会议正是全国数字化纺织材料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和积极推动力量。未来,共同体成员单位将携手并进,黎明职业大学也将继续发挥牵头作用,从以下三个方面助力全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协同创新发展:一是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技术创新与人才教育培训;二是完善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多元深度合作;三是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促进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

  作为此次活动的重头戏,第十一届“中国十大纺织科技”成果发布。经过征集与遴选,“高品质原位聚合原液着色聚酯纤维大容量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10个项目脱颖而出。此外,“JCTX300E型千吨级碳纤维生产线个项目获得第十一届“中国十大纺织科技”入围成果称号。

  中国纺织科技成果对接峰会不仅为行业内的创新成果提供了闪耀的舞台与精准的对接机会,更为贯通从创新到应用的转化链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了桥梁。在签约仪式环节,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国产化大卷装1800高速智能化锦纶POY卷绕机共同开发合作协议”;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通用技术中纺院海西分院签署了“低收缩率涤纶材质的尼龙拉链码装的研制合作协议”,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与盛意成石墨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签署了“宙斯盾石墨烯蓄热里布的开发合作协议”。

  本次会议通过主题演讲、成果对接、科技成果主题展等系列活动,从更高层面展示了纺织服装科研成果、激发纺织科研创新热情、加强纺织科研交流合作,促进纺织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以泽带来了《碳纤维复材自动化成型技术与装备及其发展》的主题演讲。他指出,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源,是实现轻量化、高性能、提升有效载荷的重要方法。低成本自动化制造是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产业的优先发展趋势,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自动化成型装备是实现快速低成本制造的重要支撑。重点分享了三维编织技术中的大规模锭子相序排布技术、三维编织减摩降阻技术等关键技术。同时分享了未来的三维编织装备发展的新趋势:超大尺寸曲面体自动化成型装备、超厚高密度曲面体自动化成型装备、常规武器的自主低成本快速制造系统、中小型无人机的全流程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方案。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侯成义分享了《电致发光纤维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应用》。他分享了前沿电子纤维的发展思路,分享了东华大学在电子纤维的加工与织造领域的创新成果与电致发光电子纤维的应用探索。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功能纤维材料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邱志成分享的科技成果是《高品质原位聚合原液着色聚酯纤维大容量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他表示,项目开发了高品质原位聚合原液着色聚酯纤维大容量制备关键技术及装备,建成了全球首台套10万吨/年生产线,提升了原液着色聚酯纤维的品质,有助于提高原液着色对传统染色的替代比例、减少纺织印染污染。

  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戚栋明分享的成果是《车用超纤革反应性聚氨酯涂层加工新技术及产业化》。他介绍,项目已建成超纤革涂层小中试及生产线条,反应性PU涂层及其超纤革具有高物性(如良好触感、回弹和柔软度)、低残留、稳定性高等特点,成功打入新能源车市场,批量用于多个车型。

  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工程首席技术官汪丽霞分享了《耐久型绿色多功能阻燃涤纶长丝直纺技术》的研究成果。她表示,项目开发了阻燃共聚酯绿色要素的设计与制备技术、耐久性阻燃多功能聚酯的设计与连续稳定聚合技术、提低粘度降高品质耐久性功能聚酯熔体输送与直纺技术,相应的技术已在股东单位和联盟单位做了应用推广。

  在纺织AI及智能制造成果对接环节,东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洁以《环锭纺细纱自动接头具身智能机器人及其协同系统》为题进行演讲。她指出,纺纱行业已经迈向智能化,并进一步向少人/无人化的智能工厂发展,细纱自动接头是纺纱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迫切需求。

  “智慧着装技术解决了线上服装消费难题,按照每个用户的着装数据构建用户着装知识图谱,从而为用户精准推荐适合用户的服装,然后将推荐的服装和用户组合在一起,显现穿搭效果,有效提升消费者购买成功率,提升服装电商的销售量,降低服装制造企业的库存。”武汉纺织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胡新荣在《个性化智慧着装关键技术与应用》的报告中分享道。

  “化纤企业数字化转型整体解决方案覆盖从业务员与客户沟通到订单交付的产品生产全流程,可提高生产和协同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基础研究所市场总监赵同乐带来了《化纤企业数字化转型整体解决方案》的成果分享。

  在绿色材料及技术成果对接环节,陕西科技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邵亮分享了《聚合物基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及在鞋材中的应用研究》,重点介绍了橡胶基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及产业化与超临界流体制备可降解发泡材料的研究。

  青岛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刚以《聚酯纤维筒子纱超临界CO2无水染色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为题,重点分享了项目主要研究内容、指标及成果。他表示,项目染色过程不用水、无污水排放,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传统水染标准,运行成本低于传统水染,具有非常明显的固碳减碳效益。

  “聚乳酸是以富含淀粉的农作物或秸秆纤维素为原料,经生物发酵制取乳酸后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属于全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安徽丰原生物纤维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周岿带来了《非粮路线生产聚乳酸,助力纤维行业绿色发展》的专题报告。他表示,聚乳酸纤维具有优良的物理特性和广泛的用途,可大范围的应用于服装、家纺、装饰、卫材和产业等领域。

  此次峰会不仅是对纺织科技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对未来纺织行业创新发展路径的探索与前瞻,为推动纺织服装产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为实现行业高水平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大国粮策·强农报国】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培养智能育种人才,推动育种技术革命

  【大国粮策·强农报国】华南农业大学校长薛红卫:智慧农业,引领农业发展新时代

  经过168小时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由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社交网络的去中心化推动着信息平权,使人人都有麦克风。但这并不代表人类能发布虚假错误的信息。科普信息的发布与传播不能被流量为王和眼球效应所裹挟,而应坚持科学性、合法性。

  记者2日从中铁(上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上投”)了解到,全球首台高压射流—机械联合破岩盾构机“山大号”于近日在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

  当下,人工智能的火热让人们对其有了深刻的体会。尽管许多人并不完全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但一提起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智能交互机器人、机器狗、无人机等已广为人知的应用便浮现在人们脑海中。

  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靠科学技术创新培育新动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闸门开合,水涨船高。2025年1月1日,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发布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三峡枢纽通过量达1.59亿吨,连续三年突破1.5亿吨大关。其中,三峡船闸运行10000余闸次,通过量1.54亿吨;三峡升船机运行4700余厢次,同比增长5.1%。

  波澜壮阔的海洋中,更多宝藏正待发掘,深海油气资源就是这里面的宝藏之一。深海区域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如今已成为全世界油气资源的主要接替区。

  在数字化快速的提升的时代,我们产生和需要存储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传统的存储方式,如硬盘、磁带等,正面临存储容量有限、维护成本高以及存储设备寿命短等诸多限制。

  长期以来,科学界一致认为这两种记忆在大脑中可以协同工作。然而,当两种记忆产生冲突时会发生什么?

  量子计算正加速发展!2024年12月上旬,谷歌公司推出其最新量子芯片Willow。几天之后,我国科研团队在预印本网站arXiv发布了“祖冲之三号”的相关成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

  30日,“天目一号”星座23颗卫星、“云遥一号”系列12颗卫星进入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并实现业务运行。这是商业小卫星数据首次获准进入中国气象局业务系统,为我国气象预报预测提供有力支持。

  教育部日前部署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及试点工作,要求2030年前实现基本普及。这对抢占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才高地至关重要,必将引发教育领域的系列深层变革。顺利推进人工智能教育,需深化基础研究,把握底层框架和逻辑,做好体系化构建。

  享受便利的同时,掌握它们背后的核心技术更重要。如何培养更多懂人工智能、会应用AI、能研发人工智能的人才?

  30日,中国工程院、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整体向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处于上涨的趋势,在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呈现诸多亮点。

  《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发布——晒晒中国空间站的亮眼“成绩单”

  2022年12月31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在建成两周年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于12月30日首次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对两年来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

  从7000米级“蛟龙”号,到4500米级“深海勇士”号,再到创下10909米深度之最的“奋斗者”号,我国载人深潜能力不断突破,技术迭代能力快速提升,征服深海的故事不断续写。

  当前,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层次地融合,通过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科技部30日发布了2023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在科普经费投入方面,2023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筹集额达215.06亿元,比2022年增长12.60%。

  “探索三号”12月29日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正式入列。这是我国首艘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

上一条: “四链”融合 涪陵如何“链链相扣”

下一篇: 浙江国企招聘-2024下半年杭州市萧山区国有企业招聘64人公告

返回列表

订阅我们,实时了解kai云体育app官方最新产品动态

Subscribe to us for real-time understanding of Sheng Hong's latest product developments.

关注我们

选择语言 : 简体中文 | English